【全球报资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广东实践:设立1361处保护地 探索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06-03 07:25:54

5月初夏,随着红颈滨鹬、翻石鹬踏上归程的末班车,数万只寄居在深圳红树林越冬的候鸟陆续返航。

深圳红树林依海而生,衔接着陆地和海洋,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数千万只水鸟的“中转站”,当中更包括黑脸琵鹭、反嘴鹬这些珍稀濒危水鸟。


【资料图】

2022年,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深圳全市现有红树林约213.62公顷,主要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它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深圳的红树林是超大城市稠密人口与生态和谐共存的典型案例,也是广东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性实践。其以基金会托管的形式,开创了国内首个由民间专业公益组织运营城市生态公园的先河。

目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广东形成了从立法、体制、资金、技术的系统性实践。过去40年,广东的森林覆盖率从原来20%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58%,全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首个相关法律法规《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相继在广东落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城市里发现新物种

整个广东省目前存有的昆虫标本不超过200万号,而一年内在海珠湿地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超过15万号。其中,海珠斯萤叶甲和海珠珐轴甲是2021年在广州海珠湿地发现的两个新物种。

“昆虫是能在短时间内评判生态环境恢复成效及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示性生物。”广州市海珠湿地科研宣传教育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范存祥介绍,正是海珠湿地生态修复显著,新物种的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被监测到。

海珠湿地主要由海珠湖及39条河涌组成,这种以江心洲与河流、涌沟、果林镶嵌而成的复合湿地系统,坐落在广州城市的中轴线上,与“北肺”白云山一并成为广州中心城区的两大生态屏障。

广东过去十年的城镇化率从55.6%到超过70%。《2035:广东城镇化发展展望》提出,预计到2035年广东将基本完成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年城镇化率为81.5%。随着广东步入城市社会,城市生物多样性最突出的特点是外来物种入侵和本地物种的消失,生物多样性结构趋于简单化,稳定性明显下降。

对此,广东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省设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是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最多的省份,有效地保护了广东省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其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于2022年7月挂牌,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当前,广东还在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去年以来公园建设区域内发现了金斑喙凤蝶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广东将积极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以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逐步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湿地、风景、地质、海洋等各类自然公园组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华南植物园为引领,逐步建立完善由动物园、植物园、扩繁基地、迁地保护中心等构成的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体系。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提出构建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以“两横四纵多支多点”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进行空间布局,北部主廊道为“西江—东平水道—西南涌—珠江—东江”水鸟生态廊道,可满足内陆淡水水鸟的迁飞需求。南部主廊道为“江门—珠海—广州—中山—深圳—惠州”沿海滩涂水鸟生态廊道,满足沿海咸水、咸淡水水鸟栖息需求。

同时,广东也将建立陆域、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整体推进南岭山地、罗浮山—大桂山、莲花山、云雾山—天露山等4处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以及湛江雷州半岛海域、阳江湾海域、珠江口海域、镇海湾—广海湾—川山群岛—银湖湾海域等7处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重大工程。

广东省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广东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现有红树林1.06万公顷,且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空间,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除了政府之外,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广东生物多样性保护。

打开红树林基金会的官网,一张时刻滚动的捐赠信息表出现在页面最显眼的位置。2015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正式把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托管给红树林基金会,开创了国内首个由民间专业公益组织运营城市生态公园的先河。

过去,公园管理一般是由政府牵头成立管理局,这种模式下造成了大量行政资源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既是制定规则的裁判员,同时也是运动员,出了问题如何监管?”在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前局长王勇军看来,进行市场化尝试是顺应发展趋势的选择。

在社会的热烈讨论下,红树林基金会成为托管模式的首个探索者,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参与的自然保育创新模式。通过凝聚专家资源,链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推动社会大众参与海岸湿地保护等举措,红树林基金会的社会化参与的自然保育模式已经成型。

在2022年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基于深圳在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探索实践及其良好的城市与生态空间关系,深圳荣获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并入选“自然城市行动”平台。

广东省将深圳搭建的社会参与保育体系经验进一步推广。自2019年以来,广东探索不同类型的自然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其中,自然保护地类型的自然教育基地超过50家,如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通过整合开发特色自然资源,与机构、协会、基金会深度合作等方式,每年开展近1000场自然教育活动。

近年来,广东省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社区共建的发展格局。

广东去年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一系列措施的核心内容在于赋予修复的主体在一定期限内拥有自然资源的特许使用权。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是解决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资金来源渠道少、筹措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负责人表示,广东正在积极探索导向明确、路径清晰、投入持久、回报稳定的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形成“谁保护、谁受益,谁修复、谁受益”的市场化、多元化良性互促机制。

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为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管理科科长吴晓东介绍,虽然经过几年努力完成了督察整改任务,但是退塘还林压力、后期管护力量薄弱、资金缺乏等问题,都将影响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最终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稳步推进红树林修复工作,保护区管理局与有关方面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2015年至2019年在保护区范围内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产生的碳汇,开发成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项目收益将用于修复的红树林的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以持续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

《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还提到森林生态保护修复、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多个重点领域。

广东要求在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时,重点在以强化珠三角核心引领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城市群,以及粤东粤西粤北的城镇空间,实施“碧道、绿道、南粤古驿道”等生态廊道建设。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