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稻田餐饮:环境美 水漕地变大美农业公园

2020-07-03 14:41:51

清澈的溪流从脚边静静淌过,丝丝薄雾缭绕田间,清脆悠远的鸟声叫醒了林盘中的村庄,勤劳的农人挎着竹篮采下挂着露水的黄瓜。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人家……走进位于都江堰市聚源镇的国家农业公园,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苟光耀老人感觉熟悉又陌生。“这还是我记忆中的农村老家吗?荒芜杂乱的水漕地不见了,环境完全变了样!”东看看,西瞧瞧,一路沉默少言,看着世代生活的地方已大变样,苟光耀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作为成都市重点项目,国家农业公园是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的核心项目之一,规划占地面积约11520亩,分三期进行,计划总投资约80亿元。这个集农业、文旅、康养、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生态综合体的起步区已经初步呈现。“舒展记忆里的天府田园画卷,寄托浓浓农耕乡愁,国家农业公园营造出大美田园场景,将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践。”

环境美 水漕地变大美农业公园

“就是这条沟,它还在这里!”沿着修缮一新的绿道走进园区,苟光耀一眼便认出了曾经那条让他“又爱又恨”的老对手。“灌水田的时候它是小帮手,遇到丰水期就成了下黑手。”指着沟渠,苟光耀告诉记者,这条沟渠水系发达,又衍生出许多分支,因此这一片也变成当地人眼中的水漕地。“晴天还好,到了雨天,简直担心水都要灌进家门口。”

顺着苟光耀的指引,记者看到启动区里的确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环绕着展示中心潺潺而下。“这条小溪,我们没有改变它的任何流向,只是对它进行了整治,让水质变得更加清澈。通过‘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截角’的治水古训,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雨天内涝的问题。”都江堰市棸源镇双土社区书记仰柯告诉记者。

在启动区现场,一眼望去,青青田园间还有一座座下沉式的木头亭子,名曰“问稻亭”。“这个亭子里为大家准备的将是火锅、烧烤、素食等稻田餐饮,非常具有特色。”仰柯介绍,稻田餐饮是以稻田经济产业链进行串联的餐饮项目。游客不光可以在田园里体验绿色蔬菜果瓜的采摘种植,还可以在“问稻亭”里品尝火锅、烧烤等。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当中吃着鲜美的火锅,更为重要的是你还可以在涮火锅的时候,直接伸手从地里拔出蔬菜,清洗一下放进锅里面,吃到最新鲜的食材。”仰柯告诉记者,这里将顺应季节规律,在约50亩的农作物栽种区域,大规模种植辣椒、白菜、火龙果、猕猴桃、嘉宝果等生态经济作物,兼备景观与经济价值。

除了打造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多样化消费场景外,启动区的3、4号院子也正在建设中。仰柯介绍:“这两个院子是我们稻田教育系列项目的锐丰书院,通过农户的老房进行改造,将涵盖文化教育、农创产品、休闲生活等业态。建筑形态以川西民居为主要风格, 保留川西林盘自然的风貌特色。”

产业兴 依托电商平台受益倍增20%

“形态美了,还要有产业支撑。”仰柯告诉记者,依托国家农业公园自建的电商销售平台——“云端上的农庄”,聚源镇本土的“鑫洪运”猕猴桃、“聚源红”生态水稻、桂桥大闸蟹、环山绿壳蛋、贵妃“醉酒”等农特产品进一步拓宽了销路。该电商平台通过向工会会员、集团公司客户推荐,将藏在深闺中的优质农产品赋予了品牌和温度,提升了产品效益,形成了“公司推广营销品牌、合作社抓质量品质保障、农户多元收益参与”的互利互惠模式。

“依托电商平台,去年猕猴桃收入增加了20%!”都江堰市洪运猕猴桃合作社社长程洪福告诉记者,过去每到收获的季节,猕猴桃的行情价格每天都在不断变化,于是合作社与“云端上的农庄”电商销售平台开展合作,通过分拣、包装、品牌营销后,收益往往能比批发价高20%以上。“去年,合作社网上销售达到50余万元,今年这个数字一定还能涨。”

记者手记——

乡村的返璞归真也是国际化

天府田园,堰下花溪,林盘水乡……一个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点位正从蓝图走向现实。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通过水系廊道贯通、农田产业连片、林盘提升再造、农旅景田融合的开发打造,构建互联网+农业产业平台,依托优势产业资源,整合品牌农业IP,实现金融赋能,重点培育都市休闲农业,绿色健康订单农业,农旅文融合发展的林盘康养度假、农业科普教育、农业新零售等融合的居游共享型农业公园发展样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国际化不只是“高大上洋”,乡村的返璞归真也是国际化。重新认识乡村生态价值,大美乡村形态正成为乡村振兴赋能的关键。记者 李萌

标签: 都江堰稻田餐饮 农业公园

关闭
最新热文